圓明園電腦復原圖?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圖為電腦復原的景點。 圓明園其盛時的建筑樣式,既有常見的單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樸素淡雅;又有宮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頂,金碧輝煌。圖為電腦復原的景點。假如圓明園沒有被毀,那么,圓明園電腦復原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用科技復原的圓明園可以說算得上一個江南的古鎮那種,但是有沒有古鎮的那份古樸,有的是輝煌、大氣;精美的建筑,杰出的修建技巧,可以說那是一件“藝術品”。
紀錄片《圓明園》中使用了技術手段復原了圓明園園景。
日前,一則“90秒看科技復原的圓明園”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據悉,曾經的圓明園,占地約5200余畝,園林景觀100多處,然而,這座“萬園之園”卻被侵略者燒毀。最近一段90秒的科技復原圓明園在網上熱傳。
科技復原的圓明園雕梁畫棟甚是宏偉,看完的每一個人都說太震撼了,尤其是西洋樓復原圖太絕了。
擴展資料
圓明園簡介
圓明園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萬春園。
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3d場面十分震撼與逼真。作為被八國聯軍燒殺搶掠的圓明園,那可是曾經放置諸多瑰寶的地方,就因為落后腐敗的青卵巢,導致我們現在都無緣一見,只知道那是受過創傷的圓明園,更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園林,曾經的驕傲與瑰寶。質地終于得以修復,雖然不能見到真跡,但也能讓人仿佛回到那年的圓明園。
圓明園是理想與藝術的一種結合體,總能讓人驚嘆他驚為天人的藝術外觀,就像是天上的仙宮一樣,讓人那么的神往,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圓明園,即使是殘垣斷壁,也要感受它那凄涼的美。“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很適合這一幅圖里的圓明園,那么美麗的景色,就被西方列強給毀掉了,得益于高科技讓它重見天日重現人間,讓大家能夠從中窺見一星半點的影子。
而且康熙是親自為圓明園命名的,而且圓明園也是康熙親自督促建造的,原本是想廣納全世界的珍寶,可惜天意弄人事與愿違。而在之后的皇帝乾隆手上,他又對圓明園做了調整,增加了一些建筑物,讓整個圓明園根據觀賞性,最著名的當屬圓明三園,而之后又陸陸續續的有些小的建筑的增加與刪改,里面有十景可是圓明園的主菜。
科技復原的圓明園在還原度上會很高,就像我們之前用科學技術復原那些挖掘出來的文物一樣。我覺得圓明園能復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為什么叫圓明園?恐怕沒有人去深究這個問題。
圓明,這個詞最早源于佛教,用來形容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是圓明的,完滿的,光明的,它證入圓成實性。那什么是阿賴耶識呢?人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五識為普通的直覺;第六識合并掌管上述五識;第七識末那識指的是思想,理性的成分大;而阿賴耶識乃是精神的最高境界,又稱做“種子識”。
其實,按佛教的觀點,人行走在這個世界上,接觸到的,體驗到的和知覺到的,都不會被遺忘,只是你的阿賴耶識被遮蔽了。有一天,當你的阿賴耶識被開啟了,那么哪怕你很小的時候過目的一頁書,都會被清晰地記起。一切都被保留在阿賴耶識里。
當然,圓明,還有儒家的解釋。圓明園的第一殿,就是“正大光明”殿,意思是體圓而光明,就是說,有形之體是周正的,而無形的內心之光是明亮的。這就是中庸說,也是中正說。中國人的學問,一句話,就是講“正”,剛正,正直,正義,信直。中國的意思,不是國家,而是行中正之道的理想國。所以,它不是民族的,也不是文化的,而是精神的。
另外,圓明園在康熙賜園雍正的時候,并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鏤月開云”,指的是月亮。月亮在中國人心中的意味非常特別,好象是一個魂魄,高懸頭頂,在中秋之夜,指引一切離散在世界各地的中正之人的腳步都走回家鄉。
以上就是圓明園電腦復原圖的全部內容,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因此有有“萬園之園”的美譽。可惜的是,圓明園在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萬園之園”自此毀于一旦。這組3D復原圖,真實再現了當年圓明園的美麗壯觀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