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電腦主板圖解?那么,臺式電腦主板圖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主板按其針對的行業可分為臺式機主板和服務器/工作站主板兩大類。
目前家用和商用電腦采用的都是臺式機主板,它的特征是:板型為ATX或Micro ATX結構,使用普通的機箱電源,采用的是臺式機芯片組,只支持單CPU,內存最大能支持到4GB,而且一般都不支持ECC校驗。存儲設備接口也是采用IDE或SATA接口,某些高檔產品會支持RAID。顯卡接口多半都是采用AGP 4X或8X,某些高檔產品也會采用AGP Pro接口以支持某些高能耗的高檔顯卡。擴展接口也比較豐富,有多個USB2.0/1.1、IEEE1394、COM、LPT、IrDA等接口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擴展插槽的類型和數量也比較多,有多個PCI、CNR、AMR等插槽適應用戶的需求。如果有整合的網卡芯片,也是單10/100M或高檔的千兆網卡。
對于服務器/工作站主板而言,最重要的是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其次才是高性能。因為大多數的服務器都要滿足每天24小時、每周7天的滿負荷工作要求。服務器/工作站主板是專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的主板產品,板型為較大的ATX、EATX或WATX,使用專用的服務器機箱電源。采用專門的服務器芯片組(例如英特爾 E7501、Sever Works GC-SL等芯片組)或高端的臺式機芯片組(例如英特爾i875P),支持多CPU和海量的內存(一般都能支持達十幾GB甚至幾十GB),而且大多支持ECC校驗以提高可靠性。
不用圖的,因為每臺電腦都是不一樣,要按你的配置來,按著相應的孔位插上即可
組裝電腦5大件
主板 cpu 內存條 機箱電源 顯卡
機箱不算了
主板的平面是一塊PCB印刷電路板,為了節約成本,現在的電腦主板多為四層板:主信號層、接地層、電源層、次信號層。而六層板增加了輔助電源層和中信號層。六層PCB的主板抗電磁干擾能力更強,主板也更加穩定。在電路板上面,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件,并進入發揮出支撐系統平臺工作的功能。
一、準備裝機工具
裝機并不復雜,有了下面3種工具,裝起機來更是得心應手。
1.十字形螺絲刀
組裝電腦時所使用的螺絲釘都是十字形的,最好準備帶磁性的螺絲刀方便吸取。
2.尖嘴鉗子
尖嘴鉗子可以用來折斷一些材質較硬的機箱后面的擋板,也可以用來夾一些細小的螺絲、螺帽、跳線帽等小零件。
3.導熱硅脂
在安裝CPU的時候,導熱硅脂是必不可少的。用它可以填充散熱器與CPU表面的空隙,更好的幫助散熱。
二、裝機注意事項
1
1.防靜電
電腦里的配件比較嬌貴,人體帶的靜電會對它們造成很大的傷害,譬如內部短路、損壞。在組裝電腦之前,應該用手觸摸一下良好接地的導體,把人體自帶的靜電導出。或是戴上絕緣手套進行安裝。
2
2.防潮濕
如果水分附著在電腦配件的電路上,很有可能造成短路而導致配件的損壞。
3
3.防粗暴
在組裝電腦時一定要防止粗暴的動作。因為電腦配件的許多接口都有防插反的防呆式設計,如果安裝位置不到位,再加上用力過猛,就有可能引起配件的折斷或變形。
END
三、開始裝機
1
學習如何組裝電腦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自己要組裝什么類型的電腦。您需要的是一臺供孩子使用的相當便宜的電腦嗎?一臺可擺放在起居室,作為媒體電腦使用的噪音較小的小型電腦?抑或是一臺高端游戲用電腦?又或許您需要的是一臺擁有很大的磁盤空間,可進行視頻編緝的功能強大的電腦。這些可能性不勝枚舉,而您選擇的類型將左右您隨后做出的許多決定。因此,從一開始,您就應該對電腦的用途做到心中有數。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假設您要組裝一臺功能強大、可進行視頻編輯的電腦。您希望它擁有雙核CPU、大容量RAM,并且磁盤空間容量達到1000G。您還希望主板上裝配有 FireWire(火線)連接器。為滿足這些要求,您得尋找支持以下配置的主板:
2
至少4G的高速RAM內存
3
4個(或更多的)SATA硬盤驅動器
4
FireWire連接(也許機箱前后均有)
5
然后,將所有部件放入機箱內,因此機箱容量必須足夠大,才能放置多個硬盤并確保空氣流通,以防止溫度過高。
6
主板是關鍵選擇主板在任何電腦組裝工程中都是最有趣的部分。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有數百種主板可供選擇,而每種主板又各有優劣。
7
8
選擇主板的一種簡易方法就是把它們分成幾個類別。例如:
9
廉價主板:這些主板的價格通常在50美元以下,適合較舊的CPU使用。如果要組裝廉價電腦,它們可謂是極佳選擇。
10
中檔主板:價格從50-100美元不等,比廉價主板略勝一籌。很多情況下,在這個價格范圍內即可購買到主板和CPU組合件。這是組裝一臺廉價電腦或便宜的家用/辦公電腦的另一個好辦法。
11
高端主板:如果要組裝一臺功能強大的游戲用電腦或視頻工作站,這些主板能提供您所需要的速度。它們的價格從100-200美元不等。它們能夠兼容以最高速度運行的最新CPU芯片。
12
終極主板:這些主板的價格在200美元左右,它們所擁有的特殊功令其價格得以提升。例如,它們可能擁有多個CPU插口、額外的內存插槽或特殊的冷卻功能。
13
您得決定自己要組裝的是“廉價電腦”、“高端電腦”還是“豪華型超級電腦”,然后再相應地選擇主板。以下是有助于縮小主板選擇范圍的其他一些決策:
14
您要用英特爾處理器還是AMD處理器?做出選擇后,符合要求的主板數量即可減少一半。AMD芯片通常較為便宜,但英特爾擁有大批忠實的擁護者。
15
您打算用什么尺寸的主板?如果要組裝一臺較小的電腦,那么可以考慮微型ATX機箱。這意味著您得購買一塊微型ATX主板。否則,您可以使用普通的ATX主板和機箱(如果希望組裝非常小的電腦,還可選擇更小尺寸的主板規格,如微型ITX,甚至超微型ITX)。
16
您想要多少個USB端口?如果想要擁有多個USB端口,必須確保主板功能足夠強大。
17
您需要FireWire嗎?如果主板可操控FireWire(盡管可能需要添加一張卡),那就太好了。
18
您想要AGP還是PCI Express顯卡?或者,您想選用一款主板自帶顯卡以降低價格并節約空間?如果要走最廉價路線,那么,務必確保主板包含一張板載視頻卡(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查看主板上是否有DVI或VGA 接頭)。PCI Express是最新、最棒的顯卡,但如果打算重新使用已有的AGP卡,那么可以作為選擇AGP的理由。
19
您要用PATA(又稱IDE)硬盤還是SATA硬盤?SATA是最新式的硬盤,其電纜要小很多。電腦的CPU打算采用怎樣的針配置?如果打算采用最新的CPU,請務必確保主板能夠容納它們。
20
您打算嘗試類似于雙視頻卡或專用高速RAM配置這樣的東西嗎?如果有這種打算,請務必確保主板能夠提供相應支持。
21
如果您對上述東西全部不感興趣(或如果這些東西在您聽來毫無意義),那么您要組裝的可能就是一臺廉價電腦。如果是這樣,無需考慮上述所有細節,找一個便宜的主板/CPU組合套件就行了。
END
需要考慮的其他部件
1
品牌合適且針配置符合主板要求的CPU。選擇符合您的預算、并能夠滿足您要求的CPU主頻(如果購買的是主板/CPU組合件,則可省去這一步)。
2
針數配置正確、與主板匹配的RAM。如果主板采用特殊RAM配置(通常是為了提高性能),請務必確保所購RAM符合其要求。
3
如果機箱不帶電源,則需配備一個電源。請務必確保其接頭符合主板要求。對于大多數電腦而言,300瓦的電源應已足夠,但如果您要組裝一臺帶多個視頻卡的游戲用電腦或帶許多磁盤的電腦,則應考慮使用功率更大的電源。
4
如果使用的不是主板上的板載視頻卡,則應配置一個視頻卡。請務必確保卡的接頭符合主板要求(AGP或PCI Express)。
5
基于AGP的基本顯卡
6
選擇光驅。如果要組裝一臺廉價電腦,那么選擇最便宜的CD-ROM驅動器即可。如果想刻錄DVD和CD,請務必確保驅動器有此項功能。
7
選擇硬盤,確保其符合主板的PATA/SATA狀態要求。
8
選擇一個操作系統:Windows XP(分家庭版、專業版和媒體中心版)或數百種不同形式的Linux。
9
既然您已經選好了需要的所有部件,接下來就該進行采購了。買好了部件,那么就著開始進行組裝吧。這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
10
在開始組裝電腦之前,我們得對靜電做個簡單介紹。裝配電腦時,您接觸的大部分部件都對靜電高度敏感。這意味著,如果您身體所攜帶的靜電較高,并且電擊從您的身體傳遞到像CPU芯片這樣的部件上,那么CPU芯片就報廢了,您得再買一個。
11
消除靜電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接地。讓自己接地的方法有許多種,最簡單的方法也許就是在手腕上戴一個接地手鏈。然后將手鏈連接到接地的物件上(如銅線或壁裝電源插座面板上的中心螺釘)。讓自己與地面相連接,即可排除靜電電擊的可能。
12
每臺電腦的部件組裝方式各不相同。但一般而言,必須遵循以下基本步驟。
END
安裝微處理器和內存
1
首先,您得拆開主板和微處理器芯片的包裝。芯片上有一個帶標記的角,主板的芯片插口上也有一個帶標記的角,這兩個角必須對齊。對齊后,將微處理器放入插口中。您不必施加任何壓力,因為如果正確對齊,微處理器將正確入位。之后,用杠桿臂將其壓緊。
2
接著,您得安裝散熱器。CPU盒中有一本指導安裝的手冊。散熱器包含有散熱器粘著劑或散熱器油脂,供在CPU上安裝散熱器時使用。請嚴格按照說明進行安裝。安裝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它放到位,通過兩側的邊緣將其牢固壓下,然后用凸輪將其鎖緊。然后將散熱器的電源線連接到主板。
END
安裝RAM(即內存)
1
接下來安裝RAM。查找主板上標著“1”的槽,然后將RAM模塊牢牢壓入。壓入時需要的力氣可能會超乎您的想像。此模塊的兩邊還應該各有一個能夠將RAM鎖住的旋轉臂。
2
現在,可以將主板放入機箱中了。
END
裝配機箱
1
接著,您將要裝配機箱。您將需要安裝電源、主板、面板和用于將主板固定到位的絕緣體。您還得將一些電線連接到主板。
2
組裝臺式電腦的方法步驟:
1.準備配件: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盤、軟驅、光驅、機箱電源、鍵盤鼠標、顯示器、各種數據線/電源線,電源排型插座、器皿。
2.CPU的安裝
第一步,稍向外/向上用力拉開CPU插座上的鎖桿與插座呈90度角,以便讓CPU能夠插入處理器插座。
第二步,然后將CPU上針腳有缺針的部位對準插座上的缺口。
第三步,CPU只能夠在方向正確時才能夠被插入插座中,然后按下鎖桿。
第四步,在CPU的核心上均勻涂上足夠的散熱膏(硅脂)。但要注意不要涂得太多,只要均勻的涂上薄薄一層即可。
3.CPU風扇的安裝
第一步,首先在主板上找到CPU和它的支撐機構的位置,然后安裝好CPU。
第二步,接著將散熱片妥善定位在支撐機構上。
第三步,再將散熱風扇安裝在散熱片的頂部——向下壓風扇直到它的四個卡子鍥入支撐機構對應的孔中;
第四步,再將兩個壓桿壓下以固定風扇,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壓桿都只能沿一個方向下。
最后一步,最后將CPU風扇的電源線接到主板上3針的CPU風扇電源接頭上即可。
4.安裝內存
第一步,安裝內存前先要將內存插槽兩端的白色卡子向兩邊扳動,將其打開,這樣才能將內存插入。然后再插入內存條,內存條的1個凹槽必須直線對準內存插槽上的1個凸點(隔斷)。
第二步,再向下按入內存,在按的時候需要稍稍用力。
第三步,以使緊壓內存的兩個白色的固定桿確保內存條被固定住,即完成內存的安裝
5.安裝電源
安裝電源很簡單,先將電源放進機箱上的電源位,并將電源上的螺絲固定孔與機箱上的固定孔對正。然后再先擰上一顆螺釘(固定住電源即可),然后將最后3顆螺釘孔對正位置,再擰上剩下的螺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電源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電源放入機箱內,這個過程中要注意電源放入的方向,有些電源有兩個風扇,或者有一個排風口,則其中一個風扇或排風口應對著主板,放入后稍稍調整,讓電源上的4個螺釘和機箱上的固定孔分別對齊。
5.主板的安裝
第一步,首先將機箱或主板附帶的固定主板用的鏍絲柱和塑料釘旋入主板和機箱的對應位置。
第二步,然后再將機箱上的I/O接口的密封片撬掉。提示:你可根據主板接口情況,將機箱后相應位置的擋板去掉。這些擋板與機箱是直接連接在一起的,需要先用螺絲刀將其頂開,然后用尖嘴鉗將其扳下。外加插卡位置的擋板可根據需要決定,而不要將所有的擋板都取下。
第三步,然后將主板對準I/O接口放入機箱。
第四步,最后,將主板固定孔對準鏍絲柱和塑料釘,然后用螺絲將主板固定好。
第五步,將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相應插口中。這是ATX主板上普遍具備的ATX電源接口,你只需將電源上同樣外觀的插頭插入該接口既可完成對ATX電源的連接。上圖是P4主板和電源中獨具的電源接頭,你可一一對應插好。
6.安裝外部存儲設備
外部存儲設備包含硬盤、光驅(CD-ROM、DVD-ROM、CDRW)等等。
①每個IDE口都可以有(而且最多只能有)一個“Master”(主盤,用于引導系統)盤。
②當兩個IDE口上都連接有設置為“Master”時,老主板通常總是嘗試從第一個IDE口上的“主”盤啟動。而現在的主板,一般都可以通過CMOS的設置,指定哪一個IDE口上的硬盤是啟動盤。
③ATX電源在關機狀態時仍保持5V電流,所以在進行零配件安裝、拆卸及外部電纜線插、拔時必須關閉電源接線板開關或拔下機箱電源線。
④有些機箱的驅動器托架安排得過于緊湊,而且與機箱電源的位置非常靠近,安裝多個驅動器時比較費勁。所以我們建議先在機箱中安裝好所有驅動器,然后再進行線路連接工作,以免先安裝的驅動器連線擋住安裝下一個驅動器所需的空間。
⑤為了避免因驅動器的震動造成的存取失敗或驅動器損壞,建議在安裝驅動器時在托架上安裝并固定所有的螺絲。
⑥為了方便安裝及避免機箱內的連接線過于雜亂無章,在機箱上安裝硬盤、光驅時,連接與同一IDE口的設備應該相鄰。
⑦電源線的安裝是有方向的,反了插不上。
⑧考慮到以后可能需要安裝多個硬盤或光驅,攢機前最好準備兩條IDE設備信號線(俗稱“排線”),每條線帶3個接口(一個連接主板IDE端口,另外兩個用來連接硬盤或光驅)。為了避免機箱內的連接線過于雜亂無章,“排線”上用于連接硬盤/光驅的接口應盡量靠近,一般3個接口之間的“排線”長度應為2:1。
⑨在同一個排線IDE口上連接兩個設備時,一般的原則是傳輸速度相近的安裝在一起,硬盤和光驅應盡量避免安裝在同一個IDE口上。
以上就是臺式電腦主板圖解的全部內容,.。